close

  真的又許久許久許久沒有回來浮水了,如果這裡是噗浪,畫面一定堆滿了蜘蛛網。

  研究所就讀後的生活真真是恍若隔世,有人描述這是在「服刑」,也有人說是「圍城」。

  要我描述,那是放入陰暗地窖發酵的過程,一點一滴地、不知外面世事變遷地,用著大量時間持續澆灌。直至見光出土的那刻,你彷彿什麼也沒有變化,在本質上又什麼都變了。

 

  不知是不是因這樣與外界長期分割的狀態,我覺得我的心分成兩半,一半還年輕如稚子,一半已經垂垂老矣;一半興奮著想要冒險嘗試接觸世間萬物,一半已一腳踏進墳墓,疲倦地只想安詳永眠。

  想起了浦島太郎的故事,去了一趟海底龍宮,當再次浮上水面卻已滄海桑田不再是當年離開時的樣貌,而自己打開時光寶盒也變成了老頭子,跳過了一大段風華最盛的歲月時光。

  回頭想來我的處境至少還是好的,還有這一塊被時光封存的所在可以回歸。

 

  彷彿要追趕那些錯過的時光,我的2022年過得很趕很趕:

  2022/07/01 碩士論文口考通過,同時諮商所離職交接

  2022/07/22 正式拿到畢業證書

  2022/07/23 心理師國考

  2022/07/26 開始藥草園兼職工作

  2022/08/20 藥草園離職

  2022/09/01 開始心理衛生中心正職工作

  而在2022/09/12,放榜確定考過心理師國考,正式取得心理師執照。

  整整兩個半月,就像按下快進的影片,發出嘰嘰的噪音飛速劃過,明明已筋疲力盡,還是無法停下奔跑的腳步,「最後一哩路了、最後一哩路了。」反覆播放的字句是自我激勵的鞭子,讓自己只是一步、一步,又邁出一步。

 

  我想人生於我來說很累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真的很累。很多事要費勁、很多事要考量、很多事要揣度,現在又加上了很多事要去補償著追逐。

  最近在忙碌焦慮已及讓自己慢下步伐之間拉扯,想要尋回輕鬆呼吸的能力,想要重獲弛放自如的彈性,想要重拾很多事情,想要穩定且穩健地慢慢向未來前行。

  想要慢下來,想要好好整合那些融於生命中破碎而緊湊的一切。

 

  我現在的工作對我來說很難很難。它也分裂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要與自殺意念的個案電話訪談,一部分是要在社區裡推廣心理衛生活動,宣導相關衛教知識。

  我原先就是衝著心理活動去的,想試著玩一些有趣的活動,也想從草創期和伙伴一同經營起一個新的中心。

  而這部分都還沒開始接觸,自殺意念電訪就已經快要打倒我。

  太習慣諮商是由對方主動踏入諮商室的互動模式,也太習慣面對面的對談。要主動電話連繫的電訪對我來說簡直是披著舊世界皮的新世界,它乍看和我以前所熟悉的息息相關,但實則是完全不同的專業技能。

  我自認最大的弱項就是「盤ㄅㄨㄚˊ撋ㄋㄨㄚˋ交陪」,電訪關懷最重要的是如業務員一般接地氣的真性情,除了溫暖關懷之外,還要有靈活的待人接物、應對進退能力,同時還要蒐集必要資訊,順利完成風險評估任務。

  我的第一通電話在對方猶豫片刻後直接拒訪,第二通電話被一位中年伯伯痛罵了二十幾分鐘,第三通電話用手上資源和一個想告人的阿姨以等價交換換得了心理狀態評估,第四通電話對方不想聊天又不好意思掛斷,而我如同電子語音問答一般,只是蒐集了一堆我需要的資料就掛斷了。

  這個過程我覺得自己就是個騷擾人的業務員,打著關心的旗幟強迫人和我對談,硬要搜刮出他個人生活中與自殺風險相關的所有蛛絲馬跡,然後推銷手上有的相關資源。

  助人與尊重的本心與蒐集資訊完成任務的責任拉扯,同時又要面對形形色色從來沒有認真接觸過的社會人士(伯伯真的很兇,阿姨就像對面住的我很不會應對的八卦鄰居),我整個人完全泡在我的非舒適圈裏面。非常非常。

  「你能幫我什麼?」、「你又什麼都做不了,知道這些做什麼?」

  這是幾乎每一個接聽的人都會說的話,或是直接說出口,或是用無言的拒絕表達。

  而隨著每一通電話的進行,我也一次比一次強烈地叩問著內心:「我能做些什麼?我還可以怎麼做?」

 

  心理師證照彷若廢紙(雖然也還沒拿到手),電話那頭的人接聽時可能在開車、可能在職場工作中、可能在照顧小孩,也可能剛從夢中睡醒,他們有著千千萬萬我不知道的故事,有著千千萬萬我無法揣度的狀態,或許願意多說一兩句,或許只想掛我電話,甚至後悔在當時不小心脫口說出「我想死」的訊息。

  如果這樣的關心反而變相成為一種懲罰呢?我很擔心,如果我的電話反而讓他往後身處低谷時更不願表露出求救訊息,而這只是因不想再次收到衛生局的「關懷電話」呢?(噢這當然是非理性信念)

  「我能做些什麼?我還可以怎麼做?」

  身為一個自認的「助人者」,我持續、不斷地叩問自己。

 

  煩惱無處訴,當所有人都覺得我可以(別擔心你可是心理師耶),只有我知道自己還不行。

  即使不行還是顫抖著手接下來自遠方的通報,心裡默默對案主說了聲抱歉,其實我現在還沒有完全準備好。

  現在想來我的人生好像就長成這樣,可以逃避就逃避,可以拖延就拖延,不能就硬著頭皮面對,撐著受些可能的傷,然後再尋機逃離舔舐或自我麻木,又一次循環。

  人生很難,改變自己或改變世界,一直是個雙向選擇。

 

  回頭扣題,我最近在找一些能重新整頓自己的事物,可以安住,可以安穩。

  或許寫寫字,或許嘗試著接觸禪坐冥想、身心靈療癒,給自己找回些自由作主的內心空間。

  透過整頓好原本就有的力量,釐清還想繼續學習的方向方式,在又一次的打碎後,重新融合自己。

  這一次,允許可以慢一點,久一點,感受拉長一點。像漫步河濱落英繽紛的步道,路很長,還沒走完,但一步一步,是舒服的步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月下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